引用本文:[点击复制]
[点击复制]
【打印本页】 【在线阅读全文】【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下载PDF阅读器关闭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495次   下载 573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厦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专刊寄语
蔡锋
0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
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上不断努力,随着国际社会对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的呼声越来越高,全球和区域海洋治理成为各国共同的关切。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矢志不移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厦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在海洋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从1988年筼筜湖的整治修复开始,全域海洋生态修复走过36年艰辛历程,此间厦门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坚持总体保护、系统修复,先后开展了海湾综合整治修复、河口流域综合治理、全域污染防治、岸滩整治修复、红树林湿地修复、海洋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等系列行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改善了厦门海域生态环境,提升了区域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了人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前瞻决策、统筹治理的背后,科学技术的支撑功不可没。 厦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成功离不开区域海洋生态环境的科学认知、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的设计与论证、保护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估、海洋综合管理政策与技术的支撑。在过去30多年间,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福建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海洋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人员始终遵循“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数十年如一日,投入到厦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大业中,为海洋规划、海洋经济、海域开发建设、海洋生态保护等提供前瞻性、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积极破解海洋工程实施和海洋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为展示海洋科技支撑在厦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中的应用,推动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提升科技在我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支撑作用,此次《应用海洋学学报》推出的“厦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专刊,共收录论文19篇,涵盖厦门海域生态环境、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与成效、海岸带综合管理与政策等研究方向。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海洋生态系统面临海平面上升、污染持续、局部生态退化、生物资源衰减等诸多危机。我国海洋环境问题复杂多变:海岸线曲折、海洋动力环境复杂、沿海人类活动强、人工岸线占比高,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正经受着海洋生态系统失衡和海洋权益、安全动荡的挑战,亟需从海洋管理政策和科学治理两方面寻找对策。因此,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发展理念需考虑到海洋减灾及防护安全、海洋生态韧性提升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位一体”。但目前我们对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科学认知、开发技术和经略能力尚无法满足海洋强国建设的现实需求,作为海洋科技工作者,将从基础理论到技术应用、产业升级、政策制定,打造海洋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用科学技术支撑源头创新发展,带动海洋事业发展,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谋新局。
关键词:  
DOI:
基金项目:
()
Abstract:
Key words:  

用微信扫一扫

用微信扫一扫